我是遇见小媛,一名热爱文字与读书的情感创作者,希望能带给你温暖,也欢迎你把自己的故事说给我听!
错过上篇文章的读者,可以点击蓝色标题继续阅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每天总是少不了要接触一些人与事,这就是我们口中说的社交。
或许是因为每个人性格不同,或者其它原因,有人会偏爱喧嚣,在人群中找到欢愉,但也有人更喜欢与三两好友作伴,与之交心。
总之,社交不等于交朋友,有时和陌生人说几句话,与几面之缘的人打几次交道,这都算社交,但未必能上升到“朋友”的高度。
当然,朋友是什么?大多也是看个人如何去定义,那深度交往,往往也会产生更多链接,而不只是浮于表面。
我们时常说自己很清醒,但这个社会本来就很清醒,充满各种偏见与伪装,也不乏真诚与善意,你能遇到什么,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判断能力。
所以,大可不必因为渐行渐远的关系过度内耗,安静的绝交,本就是对彼此的一种尊重。
1.社交本身不具有稳定性,稳定的是个人价值除了超出社交之外的关系,很多人际交往,其实并不具有稳定性,而我们可以接受的,大概就是他人远去,他人靠近。
总归在得失、权衡中,选择接下来我们要建立起怎样的社交。
之前在网上流传着一段对话。
一个陌生人对俞敏洪说:“我想和你做朋友。”
俞敏洪说:“你拿什么和我做朋友呢?”
即便有人觉得这有些现实,但这也没有错呀?一个企业家,一个普通人,若不是有什么合作,或者是深交几年,怎么可能建立起朋友的关系?
现在的小伙伴之间,都还讲究一个相互学习、彼此促进呢,社会节奏本就快,总会觉得有些干扰信息太多,连努力的速度都会被拖慢了。
也不再觉得列表加了不少人,就有什么“一个联系方式就能解决一个问题”的想法。很大程度上,若自身拥有的,不能与对方需求匹配,可能社交关系,也难以建立。
即便没有绝对,但总归先把目光从他人身上收回来,放在自身,大概焦虑和迷茫会少很多。
2.低质量合群,不如高质量独处以前上大学时,觉得多参加社团活动,多加一些校友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改变,但后来觉得,好像反而内耗更强烈了。
以至于我后来由于生病的缘故,在大二就从宿舍搬出来住了,经常上课就是一个人去、一个人走,然后在出租屋看书、写作,还不用管宿舍门禁,自己做饭、兼职。
那段时间,整个人状态都少了很多。
也正是那段时光,让我在大学后面几年,就慢慢接受了这种独处的状态,偶尔也会和同学说很多有趣的事,去同学宿舍玩,反正就很自在。
所以,后来毕业后,我也不觉得合群与否,会有什么不一样,总之把手上的事能完成就好。而且,你会发现,很多时候,距离刚刚好,才是社交的舒适状态。
尤其是在职场上,不近不远的距离,会在工作中交接更顺利。
而且,脱离了校园的环境,少有人会把时间花在与自己不相干的人与事上,我们也不用担心不参加聚会、喜欢独处,他人对你会有什么偏见。
如果真有人这么以为,那你就更应该远离这个圈子了,不是吗?
只有我们处在一个高能量的状态,那其实很多事端与社交问题,都会随之消失。
3.任何关系的疏远,都是不动声色的任何关系的疏远,都很正常。
这就像爱情一样,最初彼此许下海誓山盟、不离不弃的承诺,但也有可能最后没走在一起。
亲密关系都会如此,更何况还是成年人之间的普通社交呢?
我们羡慕那种几十年还能如初的交情,但这又谈何容易?彼此之间一定会有些许因素去支撑这段关系,而不只是用玩乐、聚会就能维系的。
尤其是随着年纪渐长,大家都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接受一段关系的结束,一段新关系的建立,这本就是常态。
而且,很多时候,答非所问、保持沉默,本就是在回答了。我们无需高估一段关系,也没必要高估自己在他人那里的位置,难道历经了这么多年风雨,还感知不到些许预兆吗?
既然本就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那何不让自己好过一点?我反而觉得自己处在高能量状态,能看清的人与事也多了起来,建立起的社交关系,也会更加稳固与直接。
那,这就就好了。
小媛寄语:内耗,大多时候非他人所致,可能只是让步、学不会拒绝,就能形成。
想起以前列表一千多人,后来直接删除了一半,不仅自己释怀了很多,看得也更开了。
所以,成年人即便是不动声色地绝交,也没必要说什么,反而去强调明说,会显得更不体面。
难道,感谢你来过,但也尊重任意一种疏远,不好吗?
话题:你觉得成年人的社交状态是怎样的呢?
本文原创首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