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暨大新传院青协:2700多名青年志愿服务时长超8万小时-环球热资讯

2023-03-07 15:04:58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 分享到 :

近日,第九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公布,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简称“暨大新传院青协”)位列其中。

“我们将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通过服务社会来培养人才。”暨大新传院院长支庭荣说,学院青协组织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把学校育人的小课堂同社会育人的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专业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资料图片)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县级融媒体服务队成员(左)深入基层采访。受访者供图

成立8支专业青年服务队

2017年,暨大新传院青协成立,陆续发起成立声海、后浪、真探、县级融媒体、舆情大数据、全景故事会、港澳台侨生、边疆影像等8支专业化青年服务队,截至目前,2700多名青年志愿服务时长已超8万小时。

8支服务队深入青年、深入基层,在粤港澳大湾区,从社会调查、音视频创作、数据挖掘、创意传播、抗击疫情、助残扶困等多维度进行志愿服务实践,搭建起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深耕基层、面向青年、影响世界的多层次志愿服务体系。

从大山乡村到城市街道,从基层报道到网络阵地,都有暨大新传志愿者的身影。

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中国海水稻为消除全球饥饿作贡献、中国新能源汽车引领全球汽车革命……真探服务队聚焦国际热点话题,产出多篇融媒体作品,其中英文全媒体作品50多件。

“为了做出有深度的作品,我们要经常学习、关注社会热点,极大拓展了自己的知识维度。同时,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到了实处,很有成就感。”真探服务队负责人、新传院学生张骁说,在一次次的作品创作中,她明确了自己的未来规划: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国际传播。

县级融媒体服务队深入广东49个县市,下沉到县级融媒体中心,协助当地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等方面转型升级。该项目在广东21个县市级融媒体中心挂牌“暨南大学县级融媒体研究与实践基地”,与4个县共建“暨南大学红色文化传播实践基地”。

“学以致用为县级融媒体带去新力量,我们努力打通思想宣传工作最后一公里。”暨大新传院学生邝翠滢是县级融媒体服务队的一员。她说,未来有机会还会继续报名参加这项志愿服务。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县级融媒体服务队成员志愿者(右)走进云浮罗定调研。受访者供图

面向全球传播中国声音

结合新闻传播专业特色,暨大新传院青协8支专业化青年服务队在志愿服务中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其中,全景故事会服务队与多个博物馆开展合作,利用VR、AR、3D建模等先进媒介技术,打造《粤龙门微信小程序》《岭南功夫十二时辰》等40多个互动数字文博产品,体验人次超过10万,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围绕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后浪服务队结合女性安全、健康传播、社会治理等九大主题开展互动故事创作,上线超过100款互动游戏,正向引导青年对特定社会议题的态度及行为,助力建设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声海服务队专注于以音频产品讲好家国故事,面向全球传播中国的“强国之声”“时代之音”“文化强音”。

暨大新传院香港籍学生郑禧年是声海服务队的成员。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他和团队成员一起采访了25位在粤创业的港澳青年,传播他们的拼搏故事,“通过这样的采访,我了解到了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创业的优惠政策、便利条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把这些信息传递给更多的香港青年,为他们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多选择。”郑禧年说。

暨大新传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团委书记蔡心仪介绍,学院青协在设置项目时,侧重成立专业型服务队,以专业赋能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利用学科优势及多种融媒体手段开展专业实践和志愿服务。

“以思想引领指导志愿服务,以专业知识赋能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实现思想和专业提升。”支庭荣说,学雷锋志愿服务要实现“思想引领+专业提升+志愿服务”全方位育人,让师生走入基层一线,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作贡献。同时,让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加深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了解,提升青年尤其是港澳台侨青年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新时代的学雷锋青年志愿者。

【记者】刘汉能 马立敏

【统筹】尚黎阳

【作者】 刘汉能;尚黎阳;马立敏

广东教育头条

推荐阅读